为什么肿瘤患者更要重视手卫生?
肿瘤患者由于放疗、化疗或免疫治疗,免疫力较低,更容易发生感染。而手是病菌传播的主要途径,正确的手卫生能有效降低:
✔ 呼吸道感染(如肺炎)
✔ 消化道感染(如腹泻)
✔ 皮肤或伤口感染
✔ 院内交叉感染
肿瘤患者及家属,什么时候必须洗手?
✅ 饭前、服药前(避免“病从口入”)
✅ 如厕后、更换尿布或护理造瘘口后
✅ 接触医院物品后(如病床栏杆、输液架、门把手)
✅ 打喷嚏、擤鼻涕或咳嗽后
✅ 探视前后、照顾患者前后(家属尤其注意!)
正确洗手方法——七步洗手法(40~60秒)
1. 内:掌心相对,揉搓手指缝。
2. 外:手心搓手背,交替进行。
3. 夹:十指交叉,搓洗指缝。
4. 弓:弯曲手指,在掌心旋转搓洗。
5. 大:握住大拇指,旋转揉搓。
6. 立:指尖在掌心搓洗(指甲缝易藏病菌!)。
7. 腕:螺旋式揉搓手腕。
注意:
- 使用流动水+肥皂(或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 洗手后用一次性纸巾擦干,避免共用毛巾!
免洗洗手液能代替洗手吗?
- 可以临时使用(如病房内无洗手池),但以下情况必须用肥皂+流动水:
- 手上有明显污渍(如血液、呕吐物)。
- 刚如厕或更换尿布后。
家属/陪护人员:照顾患者前务必洗手,避免将外界病菌带入病房。
探视者:进入病房前请使用免洗洗手液消毒双手,减少感染风险。
化疗/放疗后患者:免疫力低,尽量避免触摸公共物品(如电梯按钮),或使用纸巾隔开。
常见误区——您做对了吗?
❌ “戴了手套就不用洗手。”
→ 脱手套时可能污染双手,仍需洗手!
❌ “洗手随便冲几秒就行。”
→ 时间不足20秒,无法有效清除病菌!
❌ “免洗洗手液可以完全替代肥皂洗手。”
→ 仅适用于手部无明显污染时!
总结
手卫生是肿瘤患者预防感染的第一道防线!正确洗手,能大大降低治疗期间的感染风险。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健康!
一审 孟宪宇
二审 黄艳玲
三审 张耀文
供稿 放射治疗科三病区 赵晓园
编辑 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