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以精准、高效、副作用小而著称,约7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接受放疗。那么放疗的流程是什么呢?今天带着大家了解一下放疗的流程,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放疗团队的工作和价值,明白决定放疗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从而帮助广大肿瘤患者更好的理解放疗,更好的配合放疗,使得放疗顺利完成。患者放疗是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医生、物理师和技师紧密协作、相互配合。
一、放疗前—明确诊断并确定治疗方案
在实施放疗前,医生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病理诊断、营养状况、合并症等,评估患者是否有放疗适应症,采用何种技术(如电子线治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立体定向放疗等),患者是否能耐受放疗,以及放射治疗的目的(根治性放疗、辅助性放疗或姑息性放疗)等。
二、体位固定及模拟定位
CT模拟定位是利用CT断层扫描取得患者治疗姿势的影像资料,将患者扫描影像传入电脑治疗计划系统中,用于靶区勾画及后续的计划设计。在做定位前,需要对患者进行体位固定,以保证定位及每次治疗时能保持相同的姿势和体位,提高放疗的精确度和可重复性。比如,脑部放疗使用头膜,颈部及上胸部放疗使用头颈肩膜,腹部放疗使用体膜,四肢或被动体位放疗使用塑形垫等。制作模具时,患者应尽量保持放松自然的体位,以减少每次治疗的摆位误差。对于随呼吸运动位置变化较大的肿瘤,如肺部及肝部的肿瘤,还需要专门的放疗辅助设备(如呼吸门控等)支持,使呼吸运动对肿瘤放疗的影响降至最低。
三、靶区勾画及确定放疗的处方剂
定位结束后,医生要在定位CT图像上逐层勾画靶区和正常组织,给出靶区的处方剂量和正常组织限定的安全剂量。这个环节工作量大,耗时长,需要医生对放射肿瘤学、放射生物学、影像学、肿瘤综合治疗等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一般需要3~5个工作日完成工作。
四、计划设计
放疗物理师在专用的电脑工作站上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射野设置和剂量计算,优质的放疗计划能使肿瘤接受尽可能高的放疗剂量,加大对肿瘤的杀灭,同时使正常组织接受尽可能低的放疗剂量,从而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期间需要放疗医师和物理师不断沟通,反复调试,一个严密、精细的放疗计划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
五、计划验证
设计好的放疗计划,在真正把射线照射到患者身上前,如何保证我们的处方剂量和照射到患者身上的剂量是一致的?则需要有特殊的验证设备进行验证。将治疗信息输入加速器后,由物理师将验证设备放在治疗床上,对验证设备进行治疗,然后检测验证设备的剂量参数,即获得对照射剂量的验证。如果计划验证不能通过,就要分析原因,重新设计放疗计划。
六、放疗实施
计划验证通过后,我们会通知患者前来放疗。放疗前医生和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签署放疗知情同意书,之后技师会对患者进行摆位,即按照模拟定位时的体位给予固定,进行CT(锥形束CT)扫描确定和校正位置,即所谓的IGRT(影像引导的放射治疗)主要的要求。当医生和物理师确定患者摆位没有问题后,就可以进行真正的放疗了。
以上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不能替代专业诊疗意见,具体决策请遵医嘱。
供稿 放射治疗科一病区 郑志勇
编辑 宣传科
一审 郑志勇
二审 张艳峰
三审 王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