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术后的患者诊疗重心多在辅助化疗、营养支持这些方面,有一件非常重要且必须得做的事情经常被忽略-幽门螺旋杆菌的根治!
幽门螺旋杆菌是唯一可以在人类胃部强酸环境下生存的细菌,可能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胃癌等疾病。
一、治疗幽门螺旋杆菌对胃癌手术后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1.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可以降低胃癌复发或再发风险,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认为是癌前病变,其可导致胃粘膜的慢性炎症、肠上皮化生、萎缩等病理改变,手术后的残胃如果存
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其出现胃癌复发或新发的风险大大增加,研究证实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后可使胃癌术后的患者发生异时癌的风险降低50%。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加重残胃的炎症,导致吻合口炎症、胆汁反流等问题,引起临床症状,根治幽门螺旋杆菌后可减轻残胃炎症,改善患者症状,增加进食,改善营养状态。
二、何时开始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治疗?
建议在术后恢复正常饮食后尽早开始。如果术前未查或未治疗,术后发现感染应尽早开始治疗,如果术前已经行根除性治疗,术后应及时复查,如根除失败,需更换方案继续治疗。
三、治疗方案怎么选择?
原则上与普通患者治疗方案一致,首选四联方案。胃癌术后的患者因解剖的改变,存在胃排空快,消化、吸收能力下降等特点,药物选择上可优先选择分散片、颗粒剂、口服液等更易吸收的剂型,选择受胃排空影响小的新型抑酸剂。
四、治疗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注意事项?
1.按时、按量、按疗程服用所用药物,及时感觉不适也不能轻易停药。
2.术后胃肠更脆弱、敏感,出现恶心、腹泻、口中金属味等副作用风险稍高,多数可耐受,停药后可消失,大便变黑(多数因铋剂导致,属正常现象),如果出现严重水样腹泻或皮疹,应立即就医。
3.服用够疗程,停药后至少4周需再进行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来确认是否根治成功,在此期间严禁使用抑酸药、铋剂及任何抗菌药物,否则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4.根除幽门螺旋杆菌后不代表一劳永逸,仍应定期随访,定期胃镜检查,监测残胃状态。
供稿 普通外科一病区 王子铭
编辑 宣传科
一审 刘志强
二审 张艳峰
三审 王卫杰